X线、CT和磁共振看什么?有啥用?
   发表日期:2023-08-09 14:47:14

“医生,我刚做了CT,为什么还要做磁共振?”“医生,我刚拍完腰椎X线,为什么还要做磁共振?”“医生,我刚做完腹部彩超,为什么又要做胃镜?”……在医院里,经常会有病人提出这类疑问,也有些病人会要求做最贵的检查,希望能一次性查个清楚。为此,本篇文章为大家进行详细解答。

有的患者因为怕痛不想抽血,也不想做心电图,想做全身的磁共振,因为听说这个没有辐射还看得清楚。其实,每种检查都有它最擅长的地方,也就是说每一种检查能看到的东西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贵的就一定更清楚。比如对于肺部的疾病,CT就比磁共振更清楚些。而对某些部位,可能做了CT排除了部分疾病后,还需要查磁共振以观察其它的组织。因为很多疾病是需要鉴别的,常常需要互补才能明确诊断,所以是不能互相替代的。又比如,对于心脏的检查,心电图可以观察心脏电活动的情况,心脏彩超可以观察心脏的结构有什么变化,而对于心脏冠状动脉有无狭窄就需要查冠脉CTA或冠脉造影了,医生一般会根据具体的病情决定做哪些检查。

各种仪器在不同部位显像有着各自的优势,为了明确诊断,临床上很多检查是需要相互补充以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医生表示,这些检查都各有优缺点:

X线:价格便宜,检查方便,应用广泛,目前的数字化摄影系统DR可以获得质量很好的图像,这在骨科和呼吸道疾病中比较常用。但由于它是平面二维影像,有些部位可能会影像重叠,有时会影响对疾病的判断,对于一些比较小的病变也可能不够清晰,如有必要,医生会根据初步的结果判断需不需要进一步的检查。

CT:是由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价格较贵,但相比X线来说,因为它是断层图像,能分层显示组织的各种差异,所显示的组织结构与病变的影像彼此之间没有重叠,可以明显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同时可以生成立体三维图像,定位比较准确。但对于关节韧带、肌肉和脊髓这些地方的检查就不如磁共振了。对于有些疾病,比如肿瘤、血管瘤、肺栓塞、主动脉夹层等,还需要注射造影剂做增强CT来进一步明确诊断,另外,对于肺癌高危人群目前推荐低剂量CT进行筛查。

磁共振:利用外磁场和物体的相互作用来成像,区分正常组织和患病组织,价格也较贵,单次检查时间较长,噪声比较大。优点是可以从不同角度清晰观察病变部位的情况,软组织显像较好,无辐射,在某些部位例如颅底、脊髓疾病等方面优于CT。对于急性脑中风等情况,一般先查CT,然后根据需要检查磁共振。

超声检查:发出超声波穿透人体,声波遇到组织时产生反射波,通过计算反射波成像,价格相对便宜,无损伤,可重复性好。心脏、外周血管、甲状腺、乳腺、肝胆、妇科等检查常用。

关于辐射的问题,医生解释称,首先,需要向大家明确告知一点,在医院做X光和CT检查,所接收到的辐射都是在正常范围以内,大家无需过度担心。其次,不少孕妇和备孕人群担心做X光检查对宝宝有所伤害,建议这类特殊群体可以在做检查之前,先向放射科医生咨询,视情况而定。再者,不少人担心做B超和磁共振会有辐射,但其实这是多余的顾虑。B超和磁共振并没有用到X射线,不会发出电离辐射。

总之,具体到每个病人,需要做哪些检查,需要由专业的医生根据不同的病情来进行综合判断。

(来源:学习强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