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小伤口,而关于伤口的处理方法,可谓不下上百种,其中不乏一些稀奇古怪甚至令人震惊的“土方法”。下面就为大家总结8种流传很广却并不正确的伤口处理方法。
误区1:涂抹伤口的好东西有“老鼠油”“牙膏”
抛开科学性而言,人们总是喜欢使用类比来理解这个世界,比如吃了牛肉就会力气大,吃了猪蹄皮肤就会变好,吃了鱼头就会变得更聪明,等等。以此类推,老鼠似乎是因为顽强的生命力,终于找到了被人使用的理由——促进伤口愈合。
理论上讲,刚出生的小动物体内确实有比较高的生长因子含量,不过泡油是一种非常粗糙的制备方法,用此法制作的“老鼠油”涂抹伤口,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对伤口的愈合弊大于利。
还有一种涂抹伤口的常见物质——牙膏。截至目前,仍有很多家长给孩子的伤口先涂抹上牙膏,而后发现情况严重,才去医院就诊。至于出现伤口为什么要用牙膏,并且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广泛流传起来,笔者目前没有弄清楚。可能是有的牙膏含有薄荷成分,涂抹在伤口上有清凉感,会降低疼痛感;可能是牙膏有清洁牙齿的作用,同时也是用在口腔中的,老百姓认为它是非常“安全”的,使用后能够清洁伤口,避免伤口感染。
对于伤口而言,牙膏并非安全物质,还有可能引发感染,影响伤口愈合。
误区2:直到伤口完全愈合前不能碰水
自来水里虽然有细菌,但含量不至于引起伤口感染。之所以我们会觉得伤口一碰水就易感染,是因为伤口感染一般出现在受伤后的3~4天。而到了夏季,一个人不洗澡,可能能忍一两天,到了第三天就憋不住要洗了,正好赶上这个点儿了。
其实洗澡和伤口感染之间没有很强的联系。只要注意洗完后及时把伤口或痂皮弄干,基本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误区3:晾着透气对伤口有好处,伤口结痂就意味着快好了
晾着透气在医学上称为“暴露疗法”,仅适用于比较浅的擦伤和难以包扎的部位。对于开水烫伤、玻璃划伤、中度擦伤(如摔跤导致的膝盖擦伤)等,暴露疗法会增加感染风险。
简单说一下原理:结痂以后,我们总以为痂皮一脱落,伤口就愈合了。但这仅适用于浅度伤口,稍重一点儿的伤口,很有可能痂下是一包脓液。越是严重的伤口,感染风险越大。我们之所以觉得所有的伤口都是结痂以后马上就好了,是因为生活中我们大部分遇到的情况是比较浅的伤口。所以,专业的治疗手段是“不结痂,直接愈合”。
误区4:有伤口不能吃酱油、海鲜
有伤口不能吃酱油又是一个使用类比来理解这个世界的例子:因为酱油是黑色的,所以传言吃了以后新长出来的皮肤会变黑。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就像多吃白米饭皮肤不会变白一样。海鲜容易过敏,确实不建议对海鲜过敏的人多吃,但没有绝对的禁忌,不意味着吃了以后伤口就会感染。需要注意的是,有伤口时吸烟和酗酒是不允许的。
误区5:小的烫伤不用处理,很快就能愈合
决定伤口严重程度的,不仅仅是伤口的面积,深度也至关重要。比如热水袋、艾灸、暖宝宝烫伤,属于低温烫伤。看着就是一个小水疱,其实很难愈合,反复感染不可避免。这时候就要使用正确的药物进行治疗,一定不要自己凭感觉处理。
还有一些小伤口,后果比低温烫伤更严重,比如氢氟酸烧伤能溶解骨头、电击伤会引起心脏停搏、糖尿病足会引起整个肢体坏死等。
误区6:水疱皮撕了以后会留疤
一般只有比小指甲盖小的水疱才应该保留水疱皮,稍大一点儿的水疱就要“开洞”引流,再大一点儿的最好全部去除,因为水疱液积在水疱里很容易引起创面感染。
误区7:使用了烫伤药膏反而感觉伤口更严重了
很多人到医院看病时会抱怨:“在药店里买了烫伤药膏,涂了一点儿用都没有,反而加重了。”有时确实存在药物不对症的因素,比如有些比较严重的烫伤,不适合使用非处方油性药膏。还有一个因素也很重要,那就是伤口本身愈合的过程并不是每天持续好转的,愈合不是线性的过程。
在伤后3~5天会有症状逐渐加重的阶段,叫作炎症反应期,表现为伤口逐渐红肿、疼痛。比如经过正规治疗后5天就可基本愈合的浅度烫伤,在第3天和第4天创面周围有明显的红晕、肿胀。所以,即使是使用了正确的药膏,炎症反应阶段依然不可避免,这是伤口愈合的自然过程,却很容易被误解为涂药膏后反而加重了。
误区8:发热就是伤口感染了
严重的伤口感染会引起发热,但发热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感染了。正如前面所说的,伤口在伤后3~5天会有炎症反应期。面积较大、深度较深的伤口,在这段时间就容易引起发热,这是正常现象,并不是创面感染造成的,而是创面毒素的吸收。特别是婴幼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很容易发生高热。这时候只要做好防止脱水和抽搐等高热引起的并发症就可以了,在接受正规治疗的前提下,并不需要太担心感染的问题。
其实,民间的治疗方法并不一定都是错的,比如“紫草油”就是一种来自民间的药物,它对于后期伤口的愈合有很好的功效。不过,在交通方便、医疗就诊环境优越的当下,不小心给身体造成了伤口,还是及时到医院就诊比较好。尤其是照顾小孩子的老年人,更应该摒弃“老观念”“旧认知”,不给孩子使用这样那样的物质涂抹伤口,听从医生的建议才是对的。
来源: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