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院党建“四有”工程论坛推介高州经验
   发表日期:2021-11-01 10:11:23

10月31日,广东医院党建“四有”工程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全省医院党建“四有”工程示范点百家单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巩固扩大“四有”工程建设成果,进一步推进医院党建高质量发展。高州市人民医院作为六个发言单位之一,在会上作了经验分享。

据悉,“四有”工程(班子有作为、支部有方法、党建有品牌、单位有典型)是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对“思想建党,文化建院”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后,总结提炼形成的极具广东特色的党建工作法。

高州市人民医院在会上以《党建+“双闭环”构建县镇村健康服务体系》为主题进行了经验交流,重点总结了该院党委以“思想建党、文化建院”为引领,以“四有”工程为载体,充分发挥班子有作为的“头雁”作用,把人民群众在健康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党史、办实事,致力打造“党心聚力工程”,始终把公益性贯穿到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的全过程,全心构建普惠山区人民的大健康服务体系。

构建“双闭环”服务,缓解基层群众看病“三难”

“人民群众在健康方面有哪些不满意,我们就要在哪些地方下功夫。”县域医疗资源发展不均衡的实际,使农村普遍存在着“村医水平低守护健康难,村民获取健康知识难和出门求医难”的“三难”问题。医院党委急群众之所急,致力打造村医和村民两个服务闭环,有效缓解了群众对医疗健康“急难愁盼”问题。

一是依托县镇村三级网络建设村医服务闭环。2019年以来,在高州市委、市政府“全市一盘棋”的高位推动、大力支持下,医院启动了互联网医院建设,利用高州市互联网总医院技术优势为支撑,通过“云端医院”建立县镇村乡村医生可视化服务闭环,联通高州的32家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和439个行政村卫生站,专家可线上面对面指导分级诊疗和远程培训乡村医生,并通过大数据平台对镇村居民进行慢病管理,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落地。随着镇级远程医疗节点的打通,高州“县镇村”三级健康网络得到进一步夯实,常见病不出镇、小病不出村成为了现实。

1105046.jpg

医院通过“云端技术”建立县镇村乡村医生可视化服务闭环,专家线上面对面指导分级诊疗和远程培训乡村医生,通过大数据平台对镇村居民进行慢病管理。

医院通过“云端技术”建立县镇村乡村医生可视化服务闭环,专家线上面对面指导分级诊疗和远程培训乡村医生,通过大数据平台对镇村居民进行慢病管理。

医院还对全面托管的长坡镇中心卫生院实行同质化管理,组织专家远程示教、驻点指导,并建立“胸痛中心”专科联盟和远程会诊中心,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带领其升级为二级综合医院。为帮扶村医提高健康管理水平,医院联合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开展村医的线上线下全科医生技能培养,组织专家“传帮带”,近年来,累计培训村医超过2万人次,夯实了卫生底网。

疫情期间三级网络开设了网上发热门诊等医疗服务,为15251例发热门诊、常见病、慢性病等患者提供了免费咨询服务。党员专家还带头开展线上疫情防控知识培训,为村医提供分级诊疗+分级隔离的指导,全院43个党支部715名党员下乡进村,为村卫生站送去紧缺的医用防疫物资、自制的750本防疫手册,联防联控筑牢“防疫墙”,被国家卫健康委称赞为基层抗疫高州模式。1001.jpg

组织党员专家带头在线上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培训,为村医提供分级诊疗+分级隔离的指导。

二是全市建立村医通健康群打造村民服务闭环。2018年起,医院建立“互联网+党建+村医通”健康群,将健康预防关口前移至农村,并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群主、副主任医师以上组成的400多人专家群。全院43个党支部分片“承包”高州市439个村,在每个村建立一个“村医通”健康微信群,常驻2名或以上的高级职称医师,党员群主每天宣传党的方针路线、党建惠民政策,开展健康宣教提高村民防病意识,还提供免费问诊和资讯服务,村民拿起手机即可在群里问诊解惑。对于健康群里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引导村民到村卫生站与“云端医院”专家视频问诊,实现不出村就可解决常见病问题。

如今“村医通”健康群已覆盖全市439个村委会的26万户乡村家庭100多万村民,截至目前,已发布健康科普文章3400多篇次,党建惠民知识100多条,免费提供健康咨询或远程诊疗22万多人次,30多名急性胸痛、脑卒中病人经由村医通获得及时救治。

“两个闭环”让村民通过远程网络不出镇在村医或镇卫生院即可看好病,兜底托起基层健康保障网,实现县强、镇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模式新,高州成为全国首家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就近看好病的县市。在高州医院龙头强力牵引下,乡镇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去年高州市镇村医疗机构门诊人次占比85%,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7倍,乡镇医院住院人次占比40%,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倍。常见病不出镇,小病不出村,疑难病及危急重症可在县级医院治愈,2018年高州市人民医院门诊量减少8万人次,普通型病例(A型病例)下降2800多例,疑难复杂(CD型)病例增加6000多例。

 “双闭环”惠民工程深入人心,成效显著,获评首届全国县域医共体建设优秀创新成果,入选国家“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10月28日,“双闭环”惠民工程在第九届广东省市直机关“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服务群众类项目决赛中再次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是茂名市连续九届参加该项比赛以来唯一的一等奖。

“双闭环”惠民工程获评首届全国县域医共体建设优秀创新成果,入选国家“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

一等奖.jpg

“双闭环”惠民工程在第九届广东省市直机关“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服务群众类项目决赛中荣获一等奖。

 “让最基层的老百姓都能通过村医卫生站的远程诊疗系统同步享受到高州市人民医院,这家广东省高水平医院,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实现诊疗的同质化均等化便利化,高州这个样板很好,值得总结推广。” 9月22至23日,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一级巡视员黄飞在高州召开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座谈会时如是评价。 

传承公益初心,打造惠民公益品牌新高地

医院党委始终把为群众办实事与办有序有情怀的公立医院统一起来,将公益性贯穿医院制度建设的全过程。倡导“成本控制、治疗效果和患者需求”的价值医疗理念,在医改中深化内涵式健康服务,普惠山区群众。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医院近3年的年均次门诊费用、人均住院费用仅约占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同类费用平均水平的六成与八成,广泛体现“让群众不出县又能平价治大病治好病”的公益性。

医院常态化开展“120免费出车”、爱心救心、白内障免费复明等公益活动,还设立医院公益日,开展下乡义诊,免费白内障、心脏病复查,为茂名地区福利院孤儿免费做矫治手术等,每年公益支出超过1000万,让公益性公平可及、系统连续,惠及更多困难群体。

 “人民群众对健康的美好需要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该院党委将继续践行“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服务宗旨,从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要出发,不断完善“双闭环”建设,带领全体党员干部走好县级公立医院“党建+改革”的新路子,坚守“办有序有情怀的公立医院”的根和魂,努力建成与县域群众健康需求相适应的健康服务体系,让基层百姓共享医疗服务改革发展成果,助力健康中国。

会议还邀请了党校教授、省卫健政促会等党建专家进行授课,深刻阐述党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感,积极研究和探索卫生健康行业党建的特殊规律和实践经验,推进“四有”工程建设常态化、规范化,开创我省卫健行业党建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